吉林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侨报讯】2013年,中国科技部正式批复在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珲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目前中心已引入了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来此投资兴业,区内近80%以上企业属外向型企业。
吉林省科技厅官员介绍,这对于扩大中国与俄、韩等国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珲春示范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交流平台起到重要的作用,带动了吉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始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原则,着眼长吉图先导区建设,以开放带动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13年获批了3个新的中国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争取中国政府间合作项目和科技部专项支持累计约358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37项省科技发展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的验收,分别与韩国、澳大利亚、日本、朝鲜、俄罗斯、白俄罗斯开展了项目对接及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布局更优化。2013年,吉林省获批了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吉林省医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长春理工大学的“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珲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珲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3个新的中国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目前总量已达13家。
启动了第二批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认定工作。科技工作采取分期分批培育的方式,整合优势和特色来选拔省级基地,择优培育争取中国国家基地,从而更好地发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
做好“引进来”。吉林省先后启动了10个中国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20个吉林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扩大了与日、韩、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项目合作与交流;立足长吉图开发开放,搭建政府间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分别与韩国、澳大利亚、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国开展了项目对接及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韩方19家企业与吉林省近50家企业进行了对接。
2013年,吉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引进独联体国家专家项目7项,引进专家14名。根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省林业科学院、白城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技术需求,引进了俄罗斯农业科学院、白俄罗斯科学院等单位的食品安全、牧草、动物营养、农业微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专家14名。
推进“走出去”。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在与朝鲜国家科委多次协商的基础上,初步达成意向在朝鲜罗先经济区建设“中朝科技友谊园”,目前已将“中朝科技友谊园”建设项目、“长白山——图们江边境地区环境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等7个项目申报“中国——朝鲜政府间科技合作第46届联委会项目”组;组织“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煤层气开采压裂组合及投球分压关键技术在朝鲜罗先示范应用”、“朝医药研发关键技术研究”等两个项目申请国家科技部援外项目,加快了吉林省科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