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的“摇篮” ——走近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如果说长春高新区是我省的“硅谷”,那么它下属的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就是我省培育高新技术项目的“摇篮”。
创业中心成立于1991年8月,是我省最早的综合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和全国先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之一。据介绍,创业中心累计入孵科技型企业855户、毕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5户、孵化项目1360余项,项目库储备项目达300个,其中专利项目100余个。基因重组人生长素、长效乙肝疫苗、混合型艾滋病疫苗等一大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项目,在此相继落户,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光电技术为主的技术和产业集群。
培育高新技术项目,必先广纳高新技术人才。为此,创业中心以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载体,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和扶持海外留学人员为方向,已吸引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位海外留学人员,领办、创办了194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共计7.2亿元。另外,还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企业分站16家,其中6家被省有关部门确定为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设站企业技术领域覆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工程、光电子等高新区5大支柱产业,设站企业数量和进站博士后数量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摇篮”发挥集中服务的规模化优势,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创业孵化器的目标,相继推出了10大服务功能,做到企业成长全覆盖。而且还打造了5大产业联盟,搭建了6大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并创建了工程咨询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创业服务网、中国留学人员之家和博士后中国专业网站,从而构建起功能完善、系统配套、服务于企业成长全过程的孵化服务体系,为入孵企业营造了一流的创业平台和交流平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高新技术人才是冲着创业中心的优质孵化服务而来的。长春天火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明,就是其中一位。
2009年,朱建明办理了入驻手续,创业中心免除了他3年的办公房租,并协助申请了一块3000平方米的土地,让他和几个合作伙伴建设了一栋属于自己的研发工作室。此外,创业中心还帮他申请到了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的服务业引导资金200万元,高新区为此专门给他配套了20万元。这两笔资金成功“撬动”了他的研发项目,使之成为东北三省惟一一家研发整车技术的本土企业。
记者了解到,创业中心针对“火炬”计划、创新基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等各级政府的扶助计划,共累计为高新区入孵企业争取政府资金1.7亿元,其中仅2012年就申报项目160项,立项47项,争取资助资金1040万元。而且从2009年开始,创业中心成功举办的“天使资金”项目评审活动,共为25个项目提供300万元立项资金支持,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