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公众参与 政策指引
吉林大学肿瘤精准放射治疗模式使放疗更精确、反应更小、疗效更好
发布时间: 2024-07-19 14:59:00 来源: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精准放疗理念已经被广泛提出。然而,由于肿瘤谱的复杂化,患者病情的多样化给个体化精准放疗的实施带来巨大挑战。精准靶区定位及勾画、精准放疗技术及计划评估、患者个体化精细管理对于精准放疗的实施至关重要。此外,放射性损伤的防治措施不足、肿瘤辐射抵抗导致放疗效果不佳,综合治疗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本项目在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19项省部级课题的资助下,以改善难治性恶性肿瘤放疗疗效为目标,以疑难恶性肿瘤精准放疗的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建立临床精准放疗模式为导向,开发了精准定位装置及人工智能靶区勾画系统,发明了跨模态融合分割及基于边界距离的剂量运算方法,并且建立了肿瘤患者早期营养干预新模式,推动了个体化放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精准放疗的加速实施做出重要贡献。该技术荣获2023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片1:发明精准放疗定位装置。

(a)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b)3D打印硅橡胶组织等效膜;(c)压舌板口含器;(d)手臂固定支架

  

图片2:基于多模态图像(CT-MRI)的融合分割网络。

(a)网络整体框架图;(b)模块内部结构;(c)距离引导剂量预测结果对比图

  团队率先建立3D打印平台,实现定位用辅助器材的3D打印,同时发明多种定位用固定装置,实现了放疗体位的精准固定,提高摆位精度,减少了正常器官的非必要照射。同时,开发人工智能靶区勾画系统,结合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策略,完成超过5000余例的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的精准勾画,突破了人工靶区勾画精准度和效率低的难题;在放疗剂量评估方面,项目组首创基于注意力机制对抗模型的CT/MRI跨模态融合分割方法,完成了十余种肿瘤的靶区自动化分割。并且开展基于边界距离的变换运算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预测误差和剂量体积直方图误差分别降低7.5%和11.6%。提升了图像块剂量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团队针对放疗期间患者营养不良导致治疗中断的瓶颈问题,开展了早期营养干预的前瞻性研究,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风险,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及预后。

  该项目第一完成人姜新教授介绍说,团队共研发了国产化肿瘤高端诊疗装备5款,获得医疗器械注册4项,相关成果已在国内15个省市的30家大型肿瘤诊疗中心推广应用,7年间惠及3万余名患者,推动了个体化放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重要社会经济价值。(科学技术奖励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通告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联系方式:0431-88932119 吉ICP备10002019号-5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0